视频-林晓慧、梁僡育
即使听不见人世扰攘,却听得见梦想的呼唤。全槟最安静的咖啡馆,梦想与咖啡一同飘香。嗨,我有咖啡,你有故事吗?

浮罗池滑星巴克转型手语店,去年11月重新启幕。
全球第4家星巴克手语门市

你是否知道,全球首家星巴克手语店,竟是在吉隆坡?星巴克手语门市(Starbucks Signing Store)的概念,4年前从马来西亚开始扎根,之后在世界各地如美国华盛顿、中国广州、日本东京花开遍地。
槟城浮罗池滑星巴克于去年11月转型,成为全球第4家,全马第2家星巴克手语店。与其它星巴克有别,店里大部分职员是聋哑人士,9名全职员工当中有6名聋人,其中2名还属主管级。
即便少了对话,服务素质一样优秀。甫入店,即有亲切笑容迎接,去到柜台,点单是通过纸与笔完成。收银机的荧幕是内外双向的,方便顾客确认点单与付款。点了饮料后,收据上会注明点单号码,当饮料完成后,大屏幕会显示点单号码,让顾客前来自取饮料。

在星巴克手语店,即便是先天不足的聋人,也享有同等的就业与升职机会。大马星巴克企业社会责任经理Rina表示,星巴克手语店的最终目标,即是成为听障者专属的职场,从基层、值班主任、店长到经理,都由聋人团队组成,让他们在社会找到归属感。
身为星巴克手语门市的创办团队一员,Rina表示其实早在9年前,星巴克手语门市还未成立之前,公司就已开始聘请聋人伙伴。后来,公司决定为聋人职员提供一个平等的工作平台,在各方聋人协会与非营利机构的合作之下,才有了星巴克手语门市的诞生。
2016年7月20日,全球首家听障者友善的星巴克门市,开设在吉隆坡孟沙广场II内,凭全球之首的名号登上了国际新闻版位。
Candy 浮罗池滑星巴克手语店 分店经理

身为一名听力正常者,Candy的工作极具挑战。与她一起工作的伙伴们,大部分是听障人士,在执行任务的同时,如何沟通还成了一门学问。“在正式受聘之前,我必须先上手语课。”Candy解释,学懂手语是沟通的首要条件。

为无声与有声搭起了一座桥梁,这名分店经理身负重任,负责管理一个10人团队。其中8名伙伴听力受限,2名主管、4名全职、2名兼职。
对于如此特殊的工作环境,Candy表示每天都在学习,如何打破沉默的隔膜,衔接两个平行的世界。温热的咖啡,格外暖心,善良也一样,能为社会加温。
Bell 浮罗池滑星巴克手语店 分店主管

听力受限依然快乐
长得眉目清秀的Bell,比起手语来坚定有力。在朋友的引荐之下,去年8月加入星巴克手语店,后来获提拔为分店主管。
“每次有顾客进店,我们会用手语问候,再把点单表格递上,让他们填写。”
Bell表示,出生之时听力正常,7个月大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听力开始受损。4岁那年,她被医生诊断重度耳聋,尔后她双耳的能听度,降至近零,只能听见剧烈的声响。
“虽然听力受限,我依然很快乐。听不见别人的坏话,反而更能感受到上天的祝福。”听她这番话,印证了那句:上天关上了你的一道门,必会再为你开另一扇窗!
林安华聋哑画家(51岁)

峇迪画作登门入店
轻轻推开大门,一幅峇迪画映入眼帘。金灿灿的暖色调,让赏画者心旷神怡。
一双温柔细腻的手,栽出咖啡树,精选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泡制咖啡饮。用手语比出C、A、R、E四个字母,展现聋人伙伴的满怀关爱。绘画者是一名聋哑人士,符合了星巴克手语门市的概念。
林安华,出生于吉隆坡,目前定居于八打灵再也。1973年曾到槟城,在联邦特殊教育国中求学,一待就是12年。1992年,他成为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的首位聋哑学生,以美术系学士学位毕业。
后来,在不同企业周旋了25年后,他才正式成为一名全职画家。2013年1月,他决定再次前赴深造,到马来亚大学修读视觉美术系,并以硕士学位顺利毕业。
在孟沙星巴克手语店开幕仪式上,他认识了企业社会责任经理Rina,并获牵线于香港的设计团队。在看过林安华的峇迪画作之后,香港设计团队感到非常满意,最终向他收购了4幅画作。目前,另外3幅挂在槟城国际机场的星巴克分店。
林安华曾是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业务部艺术总监,也曾办过4场个人画展。目前,他是一名自聘画家与美术制作人,2016年12月成立ARTDeaf,为聋哑人士提供一个艺术交流、展示与销售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