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将僦
我巴生盆谷家附近,长着很多马来人叫做Petai Belalang、泰裔人称为Katin的小臭豆树。小时候在吉兰丹也时常看到这些树,不过,我记忆中的这种树长得不大,可能跟频繁砍伐有关,了不起就长到约莫一个成人的高度,巴生盆谷家附近的小臭豆树,卻任它自由生长,长成一种三米以上的乔木。
长得有点像毛豆的豆形状小臭豆果实,小时候是我们的一种常见零食,上学路上或者放学回家采摘一些,就可以吃上一个下午,从来没有想到可以做成菜肴。
我妈倒偶尔会采摘嫩叶嫩枝丫,用开水烫了整治出一盘浸沾鱼露食用的生吃野菜,不过小臭豆的果实不在我妈的考虑范畴。
我认识的华裔家庭,完全没有当小臭豆是一盘菜,就连马来人家里,也对这种小臭豆不闻不问。
来到巴生盆谷,记得有一次几位客家人朋友到家里做客,看到密密麻麻的小臭豆树,就怂恿我找梯子帮忙采摘,强调小臭豆是一种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药材。
跟我妈整治的小臭豆嫩叶嫩枝丫不同,他们不挑,从果实到老叶新叶,他们整把的煲煮,等到水烧开了,只喝开水,其他就当渣滓处置,直接给扔掉。
不过,无论是当作药材或者菜肴,我们吃小臭豆,都少不了烹煮这一道工序。
到了泰国,Katin卻变成一种生吃蔬菜,无论是果实、嫩叶或者嫩枝嫩丫,不过洗涤干净,搁置到水干,就可以食用。
有时浸沾一种泰国人叫做Nam Prik的鱼露直接吃,有时浸沾了Nam Prik再配点鱼、猪、鸡肉等。
烹煮青柠汁清蒸鱼,作为配菜,鱼块、鱼身下面,偶尔会习惯性搁放一些成串的Katin豆。
蒸煮,他们绝对不采用嫩叶嫩枝丫,坚持煮了会坏。不过,在一些讲究传统菜肴的家庭,无论是Katin的果实或者是嫩叶嫩枝丫,偶尔还是会用来炒鸡蛋或者凉拌。
对这种选项,有人强调是个人偏好的执著心,一些人强调是回味古早味道,另一些人坚持是捍卫被西方文明洗礼而逐渐消失的传统美食。
我是初级吃货,这些我不懂,我讲究合滋味,只要好吃就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