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管制令对各行各业带来严重冲击,所幸的是,一些民众为了在逆境中求存,勇于做出各方面的尝试,包括一名单亲妈妈在这期间也当起Grab送餐员,虽然辛苦,但总好过完全没有收入。
行动管制令对各行各业带来严重冲击,所幸的是,一些民众为了在逆境中求存,勇于做出各方面的尝试,包括一名单亲妈妈在这期间也当起Grab送餐员,虽然辛苦,但总好过完全没有收入。
单亲母亲徐佩怡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她与前夫于2年前离婚后,便靠着Grab电召车司机这份工作,来赚取自己与两名孩子的生活费。
“每月的收入只介于1000至2000令吉,无奈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2月中开始就很少乘客。”
“所以, 为了安全与生计,我只好转当Grab送餐员。虽送餐员的收入比司机来得低,但这好过完全没有收入。”

不过,她觉得在行管令结束后,出外的车辆就会变多,她以车送餐较不方便,会选择转回司机工作。
基于Grab旗下的外卖(GrabFood)、市集(GrabMart)、电召车(GrabCar)和快递(GrabExpress)服务被政府列为“基本服务”,所有依靠这些服务平台作为经济来源人民都能继续工作。
此外,Grab除了扩展市集服务至巴刹,也推介本地英雄运动(Local Heroes Campaign),让贩商在逆境中,找到新的商机。
另一名在敦依斯迈医生花园巴刹售卖野菜饭的阿尔哈菲芝认为,行管令严重影响了其生意额,所以行管令开始后,即登记为Grab市集服务的商家,让外送员将新鲜的野菜送到其顾客手中。
“对我来说,这服务是增加生意额的好方法,而且我曾在15分钟的时间内,接获40张订单。”
他也希望,有意使用科技经营生意的贩商可尝试,也算是逆境求存。
郭德义经营888福建面已有11年之久,可是其生意同样受到行管令严重的影响。为减少经济负担,他最终选择加入Grab的本地英雄运动,以通过这外平台来增加生意额。果然不出所料,其生意比行管令刚开始时多了约3至4倍,成功帮他走出生意惨淡的困境。眼看其他小贩还在发愁没生意,他就将这外卖平台介绍予他们,并觉得可以开始想之后的经营模式。

法丽达虽已是人妻与4名孩子的母亲,但她在这行管令期间,还是坚持骑着摩托车,当一位“皮包铁”的Grab送餐员。由于零售商工作的时间过于固定,家里又单靠她一人赚取收入,所以1年前便决定成为送餐员。在转行后,她的收入确实有所增加,从2000余令吉增至3000余令吉,而且领取收入的时间较弹性。因此,她在这行管令期间,特别做足防范措施,以便能继续送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