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各华团领袖参与公祭的庄严场面。
太平华团领袖周一齐集在太平抗日英雄殉难侨胞公墓联合公祭,除缅怀彼等在保卫国家上所作出的牺牲外,也借此唤醒世人要珍惜和平与安宁。
在北霹雳华人大会堂的主催下,太平区内多个华团领袖代表,于今早在太平都拜律福建义山内的《霹雳太平抗日英雄殉难侨胞公墓》,参与公祭仪式,仪式是由北霹雳华堂主席苏清泉主持。
查悉:被安葬在该总坟的58名抗日英雄,其中55人为华裔,1人为遮普人及2名疑是马来人,他们皆是当年于第二次世战,为抗日而不幸殉难,而这项常年公祭活动,至今已进入20多年历史,目的在于唤醒公众人士传达及珍惜和平,并促进华团的联系。
彼等骨骸是在日军投降后,被英军在旧甘文丁路大伯公庙的山脚下发现,较后治警单位通知当时的华侨领袖杜荣和,后者立刻召集各华团,并成立“太平华侨公葬殉难侨胞遗骸委员会”,同时也将这批寻获的骨骸,移葬在太平都拜律的福建义山内。
当时,也雇工兴建一座称为“霹雳太平抗日殉难侨胞公墓”,由华联公学书法家徐公权执笔挥毫,在墓碑左右书写“精神不死,浩气长存”,藉此纪念他们为保卫国家所作出的牺牲,同时也邀获当时英殖民地政府县长威尼顿前来主持揭碑仪式。


龙冈亲义会总务刘德聪说,华堂每年号召华团参与公祭,是项具有意义的活动,除缅怀彼等对国家的奉献外,也要让新生代了解当年日寇侵略大马所带来的伤害,希望下一代能明了战争所带来的灾害。
他冀各国都推崇和平,以便把战争的发生率减至最低,通过公祭,也在鼓吹人民的爱国情操,并体会到殉难者的牺牲精神。

霹雳济阳堂总务蔡世缘说,我国虽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庆幸各族向来都展现尊重及协商精神,使各族人民都生活在安宁的社会。可惜,近年来因一些政治客观的因素,导致民主情绪显现高涨,进而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气氛。
他表示,无论如何,希望国民继续发挥崇高的协商精神,以便共同维持社会的安宁。
广西会馆会长张秋惟也说,先辈们为保卫家园而抗日牺牲,并换回了我国的和平安宁,这种无私的精神是值得赞赏及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