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卖农历新年糕饼需要贴标签的课题令业者们人心惶惶。
华人农历新年即将来临,售卖农历新年糕饼需要贴标签的课题令业者们人心惶惶。
受访的售卖年饼者受访时皆表示,在产品上需贴标签举措会影响其生意额,也会增加她们的经济负担。至于寄卖年饼者则说,在制作该标签时,将耗时又耗资。
在卫生部食品安全法令的2017年修正案下,凡是上市的商品标签都需附上指定的资料,包括注明产品来源、食品原料、重量、保鲜期、制造公司商标号、地址等基本资料。若执法官员发现没放标签的商品,商家可被罚款最高3500令吉及被充公食品。
对此,本报记者于周三走访亚依淡巴刹及发林新市镇巴刹售卖与寄卖年饼的业者。其中亚依淡巴刹糕点摊位东主宋艾瑞(53岁)说,如今网卖年饼盛行,加上年饼标签的措施,无疑将导致她入不敷出。

她说,她在该巴刹售卖年饼20年以来,不曾有执法官员来检查标签,而她是于今年获知该措施后,才要求制作年饼者贴上标签。
- Advertisement -
她也说,有者也给予配合,在年饼的容器上,贴上附有年饼名称、联络号码与地址的标签。
发林新市镇巴刹饼干摊位东主郭春叶(58岁)认为,现在已靠近新年,制作年饼者都不够时间制作标签。

她说,新年只是一年一次,但当局却通过该措施,增添他们的麻烦,让年饼难以售出。
家庭式制作年饼者黄瑞真(54岁)说,她制作年饼已有几十年,今年是首次听到需贴上标签的措施,让她感到非常不知所措。
- Advertisement -
她说,基于其年饼没有添加防腐剂,形状也大小不一,感觉制作该标签会耗时又麻烦。
她续说,在制作该标签时,将涉及有关费用,这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
她提及,她需自己烘培年饼,所以其年饼也无法不在商店寄卖,以赚取微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