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科大学记者会,左为娜蒂妮博士及沙鲁(右)。小图为可用以猎食老鼠的猪尾猕猴。
槟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重大发现,即栖息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一种猪尾猕猴,可以用作在油棕园除鼠害。
该中心的德国籍原始动物学研究员娜蒂妮博士是经过5年研究后发现,可以利用栖息在东南亚婆罗洲群岛国家热带雨林的原始猪尾猕猴搜寻以及猎食油棕园里的老鼠,达到自然生物学害虫控制。
她透露,根据研究报告显示,这个品种的猪尾猕猴,一个40只的群组,一年可以猎食一个油棕园地区的3000只老鼠,而一只猫头鹰一年则可猎食1000只老鼠。
她补充,因此,用上述猕猴猎杀老鼠,只是“辅助”。
她认为,随着这项全球首个研究发现,油棕园园主可以利用吸引猪尾猕猴走出热带雨林进入油棕园猎食老鼠,不但可以减少使用老鼠药减少对大自然破坏,还可以降低成本。
研究的另一项成果,猪尾猕猴对棕油果收成季节的破坏只有0.6%,比较老鼠带来的破坏超过10%,随着大量老鼠被猎杀后,棕油果收成增加了7%。
她周五在理科大学文化礼堂旁的研究中心召开记者会上,透露有关的发现,在场者包括理大生物科学学院院长沙鲁博士。
她指出,她是过去5年在霹雳州的昔加里孟令当(Hutan Melintang)森林保护区进行研究以及收集资料,取得这项全球的首个发现。
她也透露,如今油棕园园主除了可以利用老鼠的天敌猫头鹰在夜间捕捉老鼠,也可以利用在日间捕食的猪尾猕猴猎食老鼠作为补助。
“目前还无法掌握猪尾猕猴的数目,不过,根据研究,这个短尾呈钩型的猪尾猕猴非常温驯,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大马半岛目前也有一些甘榜村民饲养训练摘椰子。无论如何,她不希望人类饲养猪尾猕猴,让它们继续栖息在热带雨林里,日间进入油棕园捕捉及猎杀老鼠。”
娜蒂妮强调,人类对森林的破坏以及森林范围逐渐减少,将导致猪尾猕猴以及其他珍贵动物失去栖所。
她希望这项研究能够获得更多油棕园业者的支持,尤其是小型油棕园园主,以保护猪尾猕猴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沙鲁博士指出,这项研究之前获得森林局以及高等教育部的拨款。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