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名全A+考生与阿布峇卡(右4)合影。右起柯绍鸣、陈慈颖、拉昔;左起颜利娟、苏克密星、李姝琪及莫哈末慕希丁。
大马教育文凭(SPM)放榜,甲州整体表现继续提升,总及格率达87.8%,政府学校的平积分为4.96,比前年进步0.04分,另有6名考生获得全A+佳绩。
与此同时,共有18所中学取得100%及格的表现。
甲州教育局长拿督阿布峇卡颁发奖状给表现优异的学校和个人考生后,在记者会上指出,甲州去年共有1万3821考生报考SPM考试,1万203人全科及格,达87.8%,比前年的87%稍有进步。
他说,州内有共227名考生(1.95%)获得全A(A+、A及A-)成绩,6名全A+考生分别是来自圣大卫中学的陈慈颖、柯绍鸣(各10A+)及苏克密星(9A+)、慕查化莎理科中学的莫哈末慕希丁(10A+)、美以美女中的杜姝琪(10A+)、圣母女中的颜利娟(10A+)。
“以各校表现来看的话,圣大卫中学最多全A生,有28人;接着是慕查化莎理科中学22人、雅佳美浪中学20人、圣芳济中学19人、圣婴女中(16人)、圣母女中15人、育民中学13人,另外有30所中学都有1至8名不等考生获得全A。”
阿布峇卡表示,这次的全A+考生虽然只有6人,比2017年的9人少了3人,但他仍对整体表现感到满意。

全甲最多全A 圣大卫中学28人全A
马六甲圣大卫中学成为全甲最多全A,同时也是全甲最多学生报考华文科的国中,考生认为“多一科华文,多一个出路”!
该校第二副校长谭少祥指出,该校去年共有277名考生报考2018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其中28人考获全A,包括3名全A+考生,及格率达83.52%。
“2017年的SPM,本校全A生有28人,但全A+学生只是一人,所以说个人考生表现来看,本校今次的表现算有进步。”
谭副校长说,今年有数位学生因为道德教育和华文科,而导致无法获得全A。
无论如何,他为该校坚持报考华文的考生感到骄傲,使该校成为州内最多人报考华文的国中,共有88人报考,华文科及格率更是100%,考获A+的有4人,A有2人,A-则是10人。
他续称,目前该校共有1484名学生,华裔生有932名,一直以来很多人误以为该校是国中或是马来校,不注重华文,事实上相反,且多年来都在鼓励学生报考。
他强调,主要原因是希望能为华校培养出足够的华文科老师,避免以后越来越少人教导华文科。
“目前学校共有4名教华文的老师。中四生和中五学生的华文科因为无法被编排在正课,所以学生们都在每星期四和五放学后,留下来上华文课,一个星期只有3节。”

华文A-无法晋身优异学生 12A生蓝天恩将上诉
另外,该校12全A考生蓝天恩因为华文科获A-,其他科目虽考获A+,还是无法晋身甲州优异学生。
“我的华文科在预考时获得90多分,这次只是A-,我准备上诉。我觉得报考多一科华文,就能有多一个出路。”
他也表示,若上诉不成功,他也不会过于伤心,毕竟本身已尽所能考好,且申请奖学金时,有关单位不会看华文科,而是数理、国语、英语等主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