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 5月 02日
主页 大城小镇

样样具备 广受欢迎 合众园被称华人巴刹

- Advertisement -
合众园巴刹,各种生活所需用品,应有尽有。

合众园巴刹,各种生活所需用品,应有尽有。

报道/摄影:陈雅幼

(双溪大年20日讯)双溪大年合众花园(TAMAN BERSATU)巴刹已经走过37个年头,历经风风雨雨,尽管如今不能与昔日的繁华辉煌同日而语,但它依然还是本区华人最爱光顾的巴刹之一。

于1981年开始经营的合众花园巴刹,当时的营业地点只是花园住宅内的一个草场旷地,由于周遭的屋业发展蓬勃,人口越来越多,于是,这个市集在顺应居民的需求下诞生了。

开始时约有40个各行各业的商贩到来经营,大家都是打着大阳伞露天做生意,在清晨经营数小时后便各自散去。

自从双轨电动火车计划开跑后,就把百大年花园的居民隔绝一方。
自从双轨电动火车计划开跑后,就把百大年花园的居民隔绝一方。

后来,在经过当时的执政党,民政及马华的协助下,盖起了屋顶,让商贩有了固定的营业摊格,不必再遭受日晒雨淋,也为消费人带来了便利。

- Advertisement -

再后来,广场的后半部也铺上了沥青,空间增大了,渐渐地摊贩也增加到了100多个,也成为了本市最具规模的巴刹之一。

合众园巴刹,被友族同胞称为“华人巴刹”,原因是由于无论在该处经营的商贩或是光顾的顾客,是以华人居多,几近逾90%,马来人商贩约有4、5档,而印裔则只有1档。

合众园巴刹之所以广受市民欢迎,是由于该处总汇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衣食住行,样样具备,应有尽有,除了蔬菜、鱼虾、肉类,也有饮食档,服装档等等。每逢农历新年,更是市民喜爱前往办年货的地点,生意火红。

巴刹后半部的露天摊格。
巴刹后半部的露天摊格。

不过,随着5至6年前的双轨电动火车计划开至,合众园路口建立了天桥,该巴刹的生意严重受挫,至少锐减了40%的生意额,造成该巴刹失去昔日光辉,繁华不再。

由于双轨电动火车重新建造火车轨道,当局封闭了人们从百大年花园跨越铁轨到合众园的通道,导致人们必须乘车绕个大圈才能抵达巴刹购物。当时,许多百大年花园及附近的家庭主妇,都是徒步跨过铁道到巴刹买菜,没有了这个方便,有些也就转移到别处购物去了。而天桥的建立,也使到车辆必须走到老街场后,才能U转拐入合众花园,无形中,合众花园逐渐没落,繁华景象褪色。

集商贩力量办活动

为了凝集合众园巴刹商贩的力量,业者遂成立了圣王公理事会,大家也就都团结在这个组织下。该会较后也在该花园住宅购置了会所作为活动场所。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各行各业商贩就会停业一天,以大事庆祝盂兰胜会。庆典期间,也聘请歌台、潮剧、闽剧等演出助兴,同时也发放援助金给各族病人,捐助学校及慈善团体。

尤亚财:小贩们都团结在圣王公组织下。
尤亚财:小贩们都团结在圣王公组织下。

尤亚财:巫裔较少光顾

合众园圣王公理事会主席尤亚财(59岁)指出,他在该巴刹经营鱼虾生意已有20多年,由于该巴刹也有贩卖猪肉,马来人较少到来光顾,并管叫该巴刹为“华人巴刹”。

他说,该巴刹约有100余档,大部分都由华人经营。管理处每天向摊贩鸠收1令吉,这笔款项就作为每年膜拜圣王公经费用途,以及支付给打杂的工人费用。

他感谢在近20年前,时任马华总会长兼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斯里黄家定拨款把巴刹后部铺上沥青,让巴刹的空间扩大,也容纳更多的商贩到来营业。

他指出,2000年代是该巴刹最辉煌热闹的年代,为了应付熙来攘往的车辆与人潮,他们也聘请警卫团到来维持交通秩序,同时兼顾地方上的治安。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数年前当局建筑双轨电动火车轨道,并架起了天桥后,到来购物的人潮日渐减少,也使到商贩们的生意备受冲击,至少滑落了40%。”

秉持每月捐献医费

合众园的另一个组织,就是“爱心之友”慈善组织,巴刹的商贩通过积少成多的原则,每月向业者收取10令吉,再加上一些善心人士的捐款,每个月都可筹集到数千令吉,按月发放医药费及援助金给有需要者。

郭汉鹏:爱心之友的账目分明。
郭汉鹏:爱心之友的账目分明。

郭汉鹏:固定商贩传承三代

“爱心之友”主席,也是圣王公理事会总务郭汉鹏(75岁)说,目前在该巴刹做生意的商贩也有116档,马来人约有4至5档,印度人只有1档。在前半部有盖地点经营的,都是年代久远,两三代人经营下来的固定商贩。至于在后半部旷地经营的,都是流动、不固定的经营者,有些来自大山脚、北海各地,一周或来开档1-2次而已。

他回忆说,早期,他们都是在旷地上露天做生意,后来在90年代,获得当时的民政党市议员杨建才的协助,搭建了屋顶,他们才免受了日晒雨淋,有了较好的营业环境。

经历险被关闭危机

也是圣王公前任主席的郭汉鹏(75岁)指出,也是最早期的巴刹经营者之一,见证了该巴刹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

他说,该巴刹也经历几次的危机,包括被居民投诉及举报,要市议会把该巴刹关闭。居民是基于车辆拥挤、卫生及吵闹问题产生不满,向当局作出投诉。

他指出,所幸在当时的马华州议员拿督马兴松、马华领袖拿督马兴中及民政党州议员拿督方卓仁等的斡旋及协助下,力排万难,巴刹才得以继续经营,同业的生计得以稳住。

与此同时,他也表示,作为组织的领导人,他也常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以平息同业间的纷争,把事情化解,以免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他语重心长表示,大家谋生不容易,应该时刻谨记“以和为贵”,互相忍让,互相谅解迁就,不就那么几个小时各自营生,应该和和气气才是,才能长久经营下去。

七月的盂兰胜会,是该巴刹最大的日子,“爱心之友”也会在这个节日里拨出赞助金给社会公益、学校或慈善团体。今年共拨出1万5000令吉,1万3000给病人,另2000捐予明修洗肾中心。而圣王公理事会也拨出2000令吉捐献给新民独中。

学会华裔方言

巴刹内唯一的印裔摊贩西瓦拉兹(38岁)表示,他从小就协助父母在巴刹内卖印度煎饼(ROTI CANAI),由于父亲年事已高退休,他自一个多月前才从父亲手里接过摊档生意,独挑大梁。

他说,时日久了,他也多少学会一些华族方言,并结识了许多华裔朋友,大家融洽相处,相亲相爱如一家人。

没有种族之分

巫裔鱼虾小贩莎艾迪亚(49岁),他们一家人在此做生意20多年了,大家相安无事,各自营生。

她说,虽然现在的生意量大不如前,不过,还是足够维持生计。最重要的是,小贩与顾客之间都已建立了深厚感情,并没有种族之分。

- Advertisement -

不必分头购物

小贩杨美凤说,她主要是在农历新年时才在巴刹内摆卖年糕,这也是近10年来的事。不过,她早在多年前就在巴刹协助其他档主营生。

她说,合众园巴刹,是一个汇集了各种生活所需用品的一站式巴刹,应有尽有,人们爱到这里来购物,因为大家不必分头到多个地方购物,省时省力。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