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
家里有不少相册,全是我妈、她的家人以及朋友们的照片。我妈一有闲暇,就翻看那些老照片。翻看了,有时会笑、哭、叹息,解放各种情感与情绪。相册记载的是我妈的人生。
我也时常拍照,不过,我这个人比较随心所欲,拍摄的照片底片,多数没洗,只有少部分洗成照片。后来,从一座城市不断的搬到另一座城市,底片与照片纷纷流失,远远不如我妈收藏的完整。
数码相机进入镶了镜头的手机时代,我的影像记录更是移动硬盘、电脑存贮里的数据。拍摄的也不是以自己为核心、“影中人到此一游”的主题,而是与眼光同步的物与景,镜头里出现的模特儿,绝对不是自己。我是感觉自己老了、丑了,不敢在镜头中出现。这种心态,当年是因为看多香港电影,受电影的影响,什么“丑没有关系,但,不可以走出来吓人”等刻薄语句。所以,时常告诫自己:“老了、丑了,就最好消失。”
一个朋友说:“难道你从此就不拍照了?”朋友的意思,就是自拍,让自己作为照片里的主角。
我还是拍照的,而且变本加厉,只不过,照片里的主体变了。家居、旅行、吃饭煮饭无所不拍,并且不单单只为了留恋、留念,而是放到网上的空间,讨个赞,或者配合文字,记录自己的真实回忆。那些放到网上的照片与文字,算是给远方的家人朋友保平安,也是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
从数码相机、手机,近几年来,就连大大小小的平板电脑也镶了镜头。据我的一些朋友说,迟些谷歌还会推出镶了镜头的眼镜。到时候,大家不仅仅是拿着手机、捧着平板电脑,就连眼镜,也变相成为摄取生命足迹的器材了。
这种智能照片的时代,在我们没有注意、留意的时候,悄悄的进驻,颠覆性的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至少,以前我妈在的时候,叫她通过电脑的慢播看照片,她绝对不干,说伤眼睛,比较倾向打印出来的硬体。而我,能够接受软体、硬体的照片,只不过,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够或不能调整自己去适应更先进的技术转变。我希望,我能。但是,我并没有太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