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还是2年?其实,换鞋的“时间”没有一定,有许多因素必须加入考量,例如:穿鞋的频率、鞋子本身的材质与款式等。不过,当一些“警讯”出现时,就表示应该换双新鞋了,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步态与健康:
警讯1:护跟变得太软
“护跟”变得太软,甚至已经被压扁了,鞋子就该换了!护跟是用来稳固脚踝的,有些人穿鞋时会踩到护跟,久了之后,这个保护构造就变得太软而失去应有的支撑性,穿着走路时就容易扭到脚。有时不见得会有明显的扭伤,但踝关节周边若出现了肿胀或按压疼痛的现象,可能就是因为穿了护跟太软的鞋子所导致的。
警讯2:鞋面开始龟裂
- Advertisement -
如果是环保材质的鞋子,当鞋面或鞋身开始龟裂的时候,建议应该要更换了。环保材质的鞋款寿命通常是1至2年,接着就会陆续出现龟裂。有些人认为龟裂只在表面,不影响鞋子本身,但通常这类型的鞋款外表一旦开始受损,支撑性也会变得很薄弱,鞋底甚至会有肉眼看不清楚的裂痕,这时就务必要汰换掉。
警讯3:后跟明显磨损
- Advertisement -
经常穿着的布鞋、皮鞋、运动鞋等,后跟明显磨损后,也应该要换掉。踏步时,足跟需要平稳着地,才能够扎实地推进。如果后跟已经被磨掉一侧,步伐上就会不稳,为了稳定步伐,身体自然会用其他部位来协助平衡,这就会造成某些部位肌肉紧绷,使走路变得吃力。
警讯4:穿起来不舒服
当鞋子穿起来变得不舒服,就是该换了!无论是新鞋或旧鞋,穿到会磨脚、起水泡、脚趾红肿,或是造成小腿、膝盖等处的疼痛,都代表这双鞋不适合你。经常有女性朋友,为了防止鞋子磨脚,在脚上到处贴绷,其实,这就表示在购买试穿时,你忽略了鞋子穿起来的不适感,或是鞋子已经穿太久,产生了功能上的损耗,是时候该汰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