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17日讯)当年参与缅甸死亡铁路建造的78岁老人邓培光,要为这段经历留下文字记录。他今日召开记者会希望能够寻找到更多在霹雳州当年的“战友”,与他们一起写一本关于死亡铁路事迹的书。
他表示,他当年是随家人参与缅甸死亡铁路工作,原因是工钱高。当年很多参与这条铁路建造工程的工人,都是想赚取更多的钱而去拼搏,但后来发现并没有获得高薪,反而工作非常辛苦,许多人因劳累生病而死。
他表示已寻获7名幸存者,2名在梳邦再也、1名在波德申、2名在芙蓉、1名在万挠、1名在巴生。欢迎任何人士,如知道有关幸存者的下落,可以与他联络,电话016-2033609。
邓培光今日在太平古迹协会主席叶添荣及理事哈林的陪同下举行记者会。
他说,他今年已78岁,对于死亡铁路事迹仍然牢记心中,希望通过报纸的传达,可以联络上死亡铁路的幸存者或他们的亲属,写一本关于死亡铁路事迹的书。
他说,缅甸死亡铁路是一条长约415公里的铁路,这条铁路完成了曼谷、泰国、仰光、缅甸之间的铁路连接。这条铁路在1947年关闭,但在1961年时,位于Nong Pla Duk 和Nam Tok之间的部份铁路重新开放,而在建此道铁路过程中,动用许多劳力,超过18万或更多的东南亚人士在铁路上工作,而很多人因为工作劳累或生病而去世。
知多一点用无数生命换来的铁路
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死亡铁路Death Railway(又称缅甸铁路或泰缅铁路)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占领缅甸修建连结泰国曼谷和缅甸仰光的铁路。
死亡铁路的名字来自建设时工人的死亡率。工程中总共募集了1万2000名日军(第五铁道联队)、盟军俘虏6万2000人(俘虏6318来自英国、2815自澳大利亚、2490自荷兰,剩下大概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战争结束前1万2000人死亡)、数万泰国人、18万缅甸人(4万人死亡)、8万马来亚人(4万2000人死亡)、4万5000印尼人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