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彭可晶
摄影:钟天顺
在吉辇河畔闪闪发光的,是这毫不起眼的小村-峇眼三目(Bagan Samak)新村。每年参与国庆月新村装潢比赛,必定包办前三名的团结村庄,最自豪的不仅仅此,还有一村八家河海鲜料理,每家都高朋满座的辉煌成绩,这个隐在南北大道旁内的小乡村,是值得让人喝采的。
恋恋不忘 阿江河鲜
阿江中泰河海鲜冷气餐馆
地址:L4583, Kg. Baru, Bagan Samak, 34950, Bandar Baharu, Kedah.
联络电话:05-7162750、017-4357767、016-4549999
营业时间:11.30AM-10PM(周二休)

只要厨师厨艺了得,食材新鲜不欺场,熟悉门道的饕客总会循香而至,就算地处偏僻,还是门庭若市,这些到处觅食的饕客,就是特别喜欢在这种远离尘嚣民风朴实的氛围里大啖河鲜海鲜,特别舒爽。
偷得浮生半日闲,开车来到这人口不过两千人的新村,找寻那隐藏在油棕园内的秘密基地,据闻有让饕客垂涎三尺的河鲜如忘不了、丁加兰、淡水大头虾……边想著鲜味的河鲜,边把车子开入几乎只容一辆车子驶过的红泥小路……
哎,竟然和前方来车狭路相逢,大家互看一眼,对方是吃饱喝足的满足表情,我们是饥肠辘辘的馋嘴样儿,互相让路后,在渺无人烟的小路上再往前开几分钟,就看到了藏在油棕园内的《阿江中泰河海鲜冷气餐馆》。
能够大剌剌的以自己的匿称作为餐厅名号,主厨阿江想必有他的功力。他的青春汗水,都挥洒在这块他滋养他成人的小新村,三十余岁的他,在十余年前就接下父亲创立的老字号《黄汉期河鲜》,跟在父亲身边边学边做,从搜购渔获到剖鱼处理河鲜一一学起,进而累积了对于食材的讲究度。

原名黄义江老板阿江,笑言自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我在新加坡工作,根本无意接手父亲生意,但一次回乡办理工作准证手续时,父亲病倒了,我毫无选择,只能扛起父亲的招牌。”他把父亲的热炒摊做得青出于蓝,很多人认识峇眼三目,也因为阿江的手艺。
他也不吝教导后辈,一直把侄儿带在身边教导,去年他把《黄汉期河鲜》交给侄儿,自己另辟门户,在一片油棕园内开辟出空地,《阿江中泰河海鲜冷气餐馆》没有豪华装潢,地点也很偏僻,但掌厨的阿江就是招牌,他一身好厨艺就是口碑,每逢周末或假日,通往餐厅的小路,都被前来用餐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
说话坦白的阿江直言:“我们这里卖的河鲜有野生的也有养殖的,端看饕客的需求,我自己则认为,野生河鲜鲜味浓郁,养殖淡水鱼虾则是肉质结实,各有各的口感,就看你爱吃哪种。”
1. 港蒸丁加兰 – 肉质细嫩滑口的丁加兰,主厨以不刮鱼鳞的方式将鱼只过油后清蒸,留住鱼肉与鱼皮的油脂,滋味吃来特别鲜美。
2. 清蒸忘不了 – 鱼肉尝来扎实的忘不了,是国内外饕客追捧的知名淡水鱼,主厨用清蒸的做法。让饕客能一下就尝到鱼肉鲜味。
3. 泰式蒜米辣椒清蒸蜊仔 – 吃来酸辣开胃的泰式蒜米辣椒清蒸蜊仔,味道很爽口,绝对是下饭的好菜式。
4. 酒香蒸虾 – 淡水大头虾个头硕大且肉味鲜甜,肉质结实弹牙,搭配淡淡的酒香,十分可口。
5. 清炒蒜香番薯叶 – 在大鱼大肉后,来一盘高铁质高纤维的清炒蒜香番薯叶,蔬菜的自然清甜味让味蕾再焕然一新,仿佛可以再吃下几条鲜香的河鱼呢。
6. 炒参拜臭豆 – 鲜香惹味的参拜酱,搭配气味饱满的臭豆,再佐以洋葱与小虾,就是一道让在地人吃得意犹未尽的下饭菜。
酸!辣!呛! S门楼泰式河海鲜
S门楼正宗泰式冷气河海鲜
地址:PT3798, Mukim Bagan Samak, 34950 Daerah Bandar Baharu, Kedah.
联络电话:019-4140656、012-2353798、05-7163819
营业时间:11.30AM-10:30PM(每隔周周四休)

酸!辣!呛!这些都是重口味的北马人的饮食偏好。因毗邻泰国,在地人的餐饮习惯潜移默化不多不少都受到邻国的影响,就连吃河鲜海鲜,都要求吃得火辣刺激,这家特地邀来泰籍主厨的餐厅,就打著正宗泰味的旗帜,运用大量新鲜食材入菜,引来不少重口味的饕客畅快尝道地的泰味吃法。
睡晚了的假日,饥肠辘辘的晌午时分,来不及吃早餐,就吃一顿泰式早午餐(BRUNCH)吧!不愿在塞车塞得犹如大型停车场的岛内觅食,拨电给纵横北马的老饕好友寻求指点迷津,唯一的关键词,就是“要有道地泰式鲜辣风味的河鲜料理”,他马上就推荐这家《S门楼正宗泰式冷气河海鲜》。
跨过槟城大桥沿著南北大道行驶,不用一小时,就抵达这家据闻由有著丰沛料理经验的泰籍主厨坐镇之河海鲜餐厅。还好来得不算晚,据闻一到周末与公共假日,偌大的停车场,都被一台台远从由北部或太平怡保赶来解馋的饕客车子占满。
带路的在地老饕马上给我们引荐餐厅的负责人之一邱敬富,他就是泰籍主厨与在地客人的语言桥梁。谙泰语的邱敬富,与从泰国北部迁居大马的厨师合作无间。“我们的主厨秉持著传统泰国料理口味,再注入在地人喜爱口味,将元素稍微变化,也较为不油腻不死咸。”
他要我们先到养著活鱼与生虾的池边挑选自己想吃的河海鲜。“我们这里让客人自行挑选食材,他们才能更确定自己想要吃的河海鲜分量,像野生鲇鱼、刺壳鱼、龙趸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一般小家庭则会挑选金凤鱼(非洲鱼)或白须公鱼。”
挑完食材,再探头入厨房看看,虾酱、鱼露、椰浆、九层塔、香茅、青柠、小茴香、香菜籽、辣椒……样样都是呈现出泰味料理精髓的食材,只见主厨在厨房里聚精会神地备料烧菜,或辛辣够味或鲜香爽脆的河海鲜料理就迅速上桌。
无论是清蒸或快炒,那因为各种香料与调味而融合的丰富层次香气,马上让食欲大开,趁著热腾腾时先来一大口微辣不呛的海鲜东炎汤,再来酸辣开胃的清蒸蜊仔(LALA)、还有炸成金黄酥香的白须公肉,一顿下来,大大抚慰了沉睡的味蕾,猛打饱嗝之余,马上相约下周末再来解馋!”
1. 酱蒸金凤鱼(非洲鱼) – 主厨烹饪功力深厚,把鱼肉的清甜完全锁在鱼身里,细嫩的鱼肉搭配微辣的蒸酱同吃,更是让人胃口大开。
2. 泰式咖哩淡水大头虾 – 香气浓郁的泰式咖哩淡水大头虾,大头虾吸附了主厨特调的泰式咖哩酱汁,虾肉味道浓而不腥,香气逼人不得不多添一碗米饭。
3. 海鲜东炎酸辣汤 – 鲜艳橙红的东炎酸辣汤汤头,单看就让人垂涎三尺,微酸微辣不呛的东炎汤内,吃得到明虾、鱼片与花枝,若要加入肥硕的淡水大头虾成奢华版海鲜东炎酸辣汤亦可(价钱另计)。
4. 酥炸白须公鱼肉泰式沙拉 – 主厨巧妙运用白须公鱼肉剁碎后酥炸成喷香炸物,再佐以酸辣的泰式沾酱同吃,口感混搭得有食趣,吃起来颇够味。
5. 泰式蒸蜊仔(LALA) – 吃来酸辣带劲泰式蒸蜊仔,是一道非常解腻的料理,主厨的自家食谱配方,更是为这道料理加分不少。
6. 泰式炸香(猪)肉 – 炸肉吃起来肉质带咸香,猪肉不油不腻,是十分下饭也适合配酒品尝的一道小吃。
“蛋”愿生生不息

国内除了大型且运作方式先进的蛋鸡场,其实在乡镇里,尚有不少的传统蛋鸡场,默默耕耘,为其他乡镇提供日日所需的鸡蛋,在不大的峇眼三目新村内,就有三处传统蛋鸡场,这天我们探访的《丰业农场》,就让我们了解到传统蛋鸡场的作业方式。
车子在村里住宅区内拐了几个弯,就抵达这家创立了三十余年的《丰业农场》。还未见著将蛋分级包装的农舍,就见到两处的蛋鸡舍与中鸡舍。意外地,虽然没有一流的硬体设备,但农场主人把蛋鸡场打理的井井有条,并没有鸡毛漫天飞或鸡粪布满地的状况。
先到农舍与正在和数位助理忙著为鸡蛋分级包装的农场女主人罗泌茱打招呼,只见她熟练地把传统鸡蛋分级机器分出来的各级鸡蛋,快速地装入蛋托内,她笑说:“这工作做了三十余载,其实就算不用鸡蛋分级机器,只要用手一掂,就知道那颗鸡蛋属于哪种等级。”
这家农场由她和先生黄有成创立,多年来用运用传统方式运作。蛋鸡场内一共有两万只蛋鸡,开放式的鸡舍内部为一排排的两层式鸡笼,两排鸡笼间会留有走道,方便他们作业。

每天凌晨五点,他们就要起床准备“侍候”这些鸡,工作人员会先使用半自动的饲料管,输送鸡只的饲料到鸡舍,再去忙其他琐事。直至早上十点,他们就开始用人工方式捡蛋。中午十二点,工作人员会再让鸡只吃午餐,下午一点多,就是将蛋分级包装的工作时段。“一天我需要站立五六个小时做这工作。”
蛋鸡场还有“中鸡舍”,这是负责育成鸡只的所在,当小鸡养至中鸡可产蛋后,工作人员才会把它们移至蛋鸡舍。这里的蛋鸡都采用传统式的密集式笼养,每个笼内平均饲养数只鸡,一般鸡只平均每五天可下四颗蛋。
农场主人表示,他们买进小母鸡后,就会养到它们成为可以下蛋的成熟母鸡,这当中大概要三四个月,蛋鸡的生命周期不长,大约从他们产蛋开始到两岁多左右,就会因为没办法生蛋而被淘汰,一般上这些老母鸡都会卖给厂商制作罐头。
《丰业农场》小型经营,最主要供应传统市场需求,而不是送往大型超市。蛋商会固定来收鸡蛋后,就分送往大山脚等地,也有部分运往吉兰丹。
2. 每天早上,工作人员会以人工方式到蛋鸡舍里捡蛋。
3. 分级分装好的鸡蛋,以等级分类后,放在仓库等蛋商来检货。
4. 传统的鸡蛋分级机器,会自动秤好鸡蛋重量,再分送往不同等级的“走道”,一般鸡蛋分为七个等级,即AA、A、B、C、D、E、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