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村里唯一一所小学《崇正小学》的路上,绿荫行道两旁种满了树龄超过一甲子的雨树,住民称这条盈盈绿意的道路为“情人街”,平添一抹浪漫色彩。
报道:彭可晶
摄影:骆炜芬
吉辇河在村的那端穿流而过,福泽了峇眼三目(Bagan Samak)新村。从早年金龙鱼带来的钱潮,到近年河鲜引来人潮,在地加工蛋品业亦扬名海外。建村悠悠半世纪,这被油棕园环绕的小村,总是有办法突围而出,成为吉打最耀眼的乡镇。
这里,团结扬名
正午炎阳炙人,方兴未艾的河鲜餐饮业,食客鼎盛得吓人,让这条通往峇眼三目(Bagan Samak)新村的细瘦柏油路,路况比外头的南北大道还要繁忙。这个新村,是你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仅约60英亩,城市人眼中的偏乡。
金龙鱼带来钱潮

村子的雏形,始于1951年。1948年,全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峇眼三目新村就在那时候成型。村民早期来自吉打拉武勿刹(Labu Besar)、和丰、居林、威省一代,甚至远从槟岛浮罗山背而来。
穿梭于这个村民引以为傲的“最团结村子”,不过两千多名住民,却在近年全国性的国庆月新村装潢比赛中,几乎年年包办前三名,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如斯热爱这片土地的心。每个村民几乎都熟悉彼此,这里,就像是一个没有藩篱、天高地阔的大家庭。
峇眼三目新村住民以华人为主,村人与村人之间,大都以潮州话交谈。村内仅有少数的印裔与巫裔。早期居民均务农,如橡胶与木薯等,后期又改种油棕,没有丰饶多元的资源,但家在这里,路就在这里,村人总能找到谋生的方式。
村的那端,蜿蜓流过的是吉辇河的支流,是上天早年送给峇眼三目的礼物,那时候河里盛产价高的亚洲龙鱼(金龙鱼),进而丰润了村民的生活。
河鲜带来人潮

当金龙鱼盛潮退去,村人并没有萎靡下去,峇眼三目又因为鲜美的河鲜而再度扬名,近十年来,仅有几条街的新村,竟能够让8家做河海鲜料理的餐厅食摊蓬勃生存,各方饕客争相涌入村子,只为一尝忘不了、鲶鱼、丁加兰、蓝邦爪哇、淡水大头虾……那会在入口时惊呼连连的鲜香滋味。
除了最蓬勃的河鲜餐饮业,在村子深处的蛋品加工厂,更是小村冲出海外的代表,规格严谨的蛋品加工厂,出产的咸鸭蛋与皮蛋,均是出口到中港日的上品,在地人想要吃到,还真有点难度。
这里,就是会让你无法忽视的新村。人们说,不知怎么的,这片土地的人们,总是能在有限的资源下,一次又一次打出耀眼的战绩。这真是一块福地啊!
峇眼三目的红仁咸蛋

你一定有尝过这家隐于小村最里端的蛋品加工厂所制作的红仁咸蛋,但你却不知道,这些知名品牌月饼所使用的咸蛋黄,就来自于这家外型低调不起眼,销售成绩却绝对亮眼的工厂。这家《来兴贸易有限公司》所制作的《三A商标》咸蛋与皮蛋,也外销到亚洲各处,绝对是峇眼三目最值得骄傲的传奇。
在地人带著我们在油棕园与乡屋间的小路穿梭,说是要带我们去一家扬名海外的蛋品加工厂拜访。说实在的,一车子的城市乡巴佬,还真的不曾听闻这家以《三A商标》为记的《来兴贸易有限公司》。“那是因为他们的产品都销往美食之都香港与亚洲其他地方,不过你们吃的知名月饼,也几乎都是选用他们的产品。”
边聊边开车,车子就停在一处看起来就是一般小村小厂规格的工厂外,只见大门似乎深锁,尝试敲门探问,应门的却说老板出门去了,不得其门而入,我们失望而归,岂料在只容一辆车经过的厂前支路,恰恰就截下了外出归来的工厂创办人,活跃于吉南商界与政界的准拿督刘峻坡局绅。

毫无架子的刘局绅和太太把我们带到厂房,只见约2英亩大的厂房正在大兴土木,他说厂房要改建成高规格无菌生产的方式制作蛋品加工产品,要有品质,才能赢得顾客的长期信任。
刘局绅原从事建筑工程业,因看好相关市场的前景,在1998年自学蛋品加工技术,他谦虚笑言自己是付钱交学费才习得的:“我去杂货店买来相关蛋品,不断研究制作,这期间也亏了好几十万才成功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加工技术。”
鸭子以采放养方式养殖
他说:“工厂所使用的鸭蛋,全来自我们位于吉南西岭约12公顷的养鸭农场,鸭子全部采放养方式养殖,目前农场有超过12万只鸭子,提供工厂所需的用量。”禀持著对加工蛋品的执着与热情,他们迅速开拓通路,咸鸭蛋除供本地知名月饼制作饼家,其余均外销到香港、中国、印尼与汶莱。
把传统食品制造业推往国际,成绩让人艳羡,这是刘峻坡局绅费心筑起的成果。他不断地提升工厂配备,也积极申请各项认证。“我们有VHM(大马兽医局卫生标签)、HACCP(食品安全体系规范)、HALAL清真食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计划(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MyGAP)、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逛完厂房,刘局绅把自家命名的“雪花皮蛋”递过来要我们看看,只见晶莹剔透光泽如琥珀色,却又暗透著墨绿色的皮蛋表面,有著漂亮如松花结晶的纹路,轻轻一按,只觉蛋体柔弹性极佳,切开一看,里头墨绿色凝胶膏状的蛋黄,不禁让在场者猛吞口水。他淡笑看著我们说:“呵,我们的皮蛋也外销日本呢。”
而他们制作的红仁咸蛋在蒸好切开后,蛋黄中心油香的澄黄色诱得大家不怕咸的抢吃,一尝果然香气饱满,大家惊艳地想说要买些回去配粥制粽用,刘局绅大方地把自家加工蛋品分送众人解馋,但也语带歉意地说:“我们家产品都做外销,咸蛋黄也仅批给固定的大型酒楼饼家,没有零售服务,所以在外头是买不到的。”
一伙人吃得满嘴蛋香才离开,走在简朴的乡间小路,我们都在想:“这村子真是一块福地,看似平凡无奇,其实地灵人杰,在地人都有灵活的商业头脑,在有限的环境里创造出无限商机。
橡胶园开辟成河鲜餐厅 淡水鱼引客来
峇眼三目(冷气)河海鲜
地址:Lot 4719, Mukim Bagan Samak,34950 Bandar Baharu,Kedah.
联络电话:012-4283342、012-4273342、012-5709223、05-7172688
营业时间:11:30AM-10PM(隔周休周一)
餐桌上的珍馐,生长栖地在大山里的河川、也有来自鱼塭的。自小住在吉辇河畔的老板纯熟在满池窜游的河鲜旁随手一捞,重达数公斤的生猛蓝邦爪哇(Lampang Jawa)河鱼即被捞捕上来,一旁饕客看了满意频频点头,一场鲜美的河海鲜盛宴马上掀开序幕。
河鲜巡礼
沿著只容两台车一来一往的乡间小路径直地行驶,马上被沿路宛如走马灯般的广告看板给弄得三心两意,究竟要先尝这家,还是要到那家尝鲜?车上的河海鲜头号粉丝马上将我们的心思挪回“正道”:“峇眼三目新村(Bagan Samak)有八家河海鲜餐厅,我们就先尝最新的这家吧!”
把车子一直开到几乎是村子的尽头了,才看到这家占地广阔的餐厅《峇眼三目(冷气)河海鲜》,这天我们有在地人领著,马上就给我们引见餐厅的老板陈顺业,还没开始“热身”,村人都唤他“阿业”的老板,就说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后方油棕园里头的吉辇河。
此时不是捕捞河鲜的时节,阿业指著泥黄色的河水笑著对我们说:“十余年前,我们这里可是捕捞金龙鱼的福地,每当农历七八月,是金龙鱼的繁殖期,夜里,村子里的吉辇河,热闹得像是不夜天的夜市,人潮汹涌得很,大家都抢著赚野生金龙鱼财。”而今,野生金龙鱼已经在此绝迹,只有稀疏钓客到访。
回到餐厅,阿业热络地为我们介绍他四处搜罗的河海鲜边说:“鲇鱼和淡水金目鲈都是有季节性的渔获,而我购入的野生河鲜,都来自吉辇河上游,肉质会比较鲜美结实。”工余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的阿业,聊起河鲜是特别起劲。
熟悉河海鲜,却非厨师出身的他笑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以河海鲜为主题的餐厅,去年他用了半年的时间,把家里的橡胶园地开辟成餐厅,邀来在各大中式餐厅厨房掌勺二十余年的颜振喜师傅坐镇,熟悉海鲜料理的颜师傅费了一番功夫,研究出最适合料理河鲜的调味,把河鲜的鲜味引出。
因为有资深主厨作后盾,《峇眼三目(冷气)河海鲜》虽然是村里一众河海鲜餐厅中的“新人小弟”,但2016年一开业,就凭借著好口碑引来许多来自槟州的饕客,就算是非假日,人气也颇为旺盛,一点就是一整桌的河鲜。阿业自豪地说:“我敢说我们家餐厅的价钱很公道,因此忠实主顾还真的不少的。”
1. 甘香淡水大头虾 – 微辣咸香、非常开胃甘香淡水大头虾,一上桌便闻到气味扑鼻的气息,虾肉肉质细致甜美,主厨特调的甘香酱更是引出大头虾的鲜甜。
2. 龙趸咖哩砂煲 – 肉质弹嫩入口就能感觉到丰富胶质的龙趸,以咖哩砂煲的方式料理,香气绵长香辣不油,吃完满嘴生香。
3. 虾子炒冬粉 – Q弹的冬粉口感与虾子的香气,让这道家常菜特别受欢迎,搭配著河鲜料理同吃,口感更是契合。
4. 铁板墨鱼 – 一上桌就撩拨整桌子人食欲的铁板墨鱼,是餐厅的明星料理之一,主厨的秘方酱汁微辣不呛,非常下饭。
5. 参巴酱炒臭豆 – 两种均具有浓烈特殊气味的食材融汇在一起,却起了挑动味蕾的诱人作用,尝来惹味下饭。
6. 蛋香江鱼仔树仔菜 – 营养丰富的蛋香江鱼仔树仔菜,主厨将之炒得十分鲜香,口感轻盈不腻。
一人掌勺的热炒 吃出销魂好菜
《黄汉期河鲜》
地址:an Samak N/V,Bandar Bahru S-Kedah,34950 Kedah.
联络电话:05-7163717、016-5003339、017-5004232
营业时间:(周一休)
菜一上桌,就是一阵香气扑鼻。掌勺的是个青稚少年郎,不愠不火的表情,不慌不忙的动作,炒出让舌尖销魂的好菜肴。这家藏于乡间毫不起眼的大排档河鲜热炒,从2、30年前就是峇眼三目标志性的地标,历经3代主厨,很多人认识这个乡野小村,就因为《黄汉期河鲜》的高名气。
比起如雨后春笋般冒起的“后起之秀”,在村里唯一一所小学《崇正小学》旁大草场一角的《黄汉期河鲜》着实不显眼。外地来的饕客开着车子沿着村子的主道行驶,一个闪神,就错过了这家貌似村人午间喝咖啡聊琐事的铁皮屋咖啡摊。
但其实只要在寂静的乡间小路旁看到停满车子的一处,就是目标所在了。特地挑了平常日非用餐时间前来尝鲜,在没有外墙的铁皮亭子旁停好车子,里头已经有几桌客人在大快朵颐,开放式的厨房内,只看到一个男孩在炉灶前不停地翻炒,见我们进来,他扬起腼腆的笑容说:“先进来坐坐啊!”
快手地烧好几桌菜肴,男孩主厨黄笳杰趋近来打招呼,并语带歉意地解释说:“前几天是连假,我们家的生鲜河鲜海鲜都几乎卖完了,今天让很多特地来尝味的客人失望了。”年仅22岁的他,已经是这家老字号大排档河鲜热炒的掌舵人,别以为他是刚出道的小子,他淡笑说:“我的厨房资历近10年喽!”
祖父时代的老字号

《黄汉期河鲜》源自于黄笳杰的爷爷黄汉期,老先生原本是经营炒面类的小吃生意,10余年前,黄笳杰的叔叔黄义江接下棒子后,把河海鲜热炒料理做得有声有色,黄笳杰11、12岁就跟在叔叔身边学艺,从挑河海鲜到剖鱼的基本功学起,因此累积了深厚的功力。
数年前叔叔见他功力已经可以“出师”了,就把《黄汉期河鲜》这块老招牌传给侄子,自己另行创业。少了师傅叔叔在旁,厨艺稳健的黄笳杰毫不怯场,数年间也累积了无数愿意花时间专程跑一趟来峇眼三目尝他手艺的饕客。
生猛的河海鲜是店里强项,客人来店都是现点现捞养在活水的生鲜渔获,黄笳杰坦言,目前的河鲜有养殖的也有野生的,但野生淡水渔获收成不多,他建议客人若想品尝野生河鲜,还是先拨电话给他预订会比较稳当。
小小的大排档,每逢周末或连假肯定全场客满,黄笳杰坦言,因主要是自己一人掌勺,常常会忙不过来,也会预先现跟客人说明致歉;“有时候人太多,难免就会让客人久等,也是很不好意思啊!”但为了大啖他烧出那一桌引人垂涎的河海鲜料理,许多客人都愿意默默等候。
听闻很多本地旅行团会特意安排其中一个行程是在《黄汉期河鲜》用餐,也听闻许多怡保的饕客特地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北上解馋,问黄笳杰这些“传闻”是否属实,他仅微笑点头,转身,又忙着捞起一条笋壳鱼,为下一桌客人忙去。
1. 三味金凤鱼 – 炸至香酥的金凤鱼鱼肉无土味,肉质口感紧实,浇上主厨特调、带甜酸辣三种滋味的惹味酱汁,绝对会让人一再添饭 。
2. 干咖哩淡水大头虾 – 看似超级辣的干咖哩淡水大头虾,辣度其实是点到即止,主厨用辛香料熬煮的酱汁非常馥郁惹味,搭配虾肉同吃非常过瘾。
3. 清蒸白须公 – 主厨用姜丝、葱段、番茄切片与酱油为白须公提味,上桌时再浇上炸蒜米,白须公的肉质滑嫩脂香丰腴,鱼汁淋饭也很美味。
4. 清蒸笋壳鱼 – 有人说,笋壳鱼“味道鲜石斑、肉质赛黄鱼”,一尝之下果然不假,简单的葱姜清蒸,就能尝出鱼鲜,肉质弹牙带清甜。
5. 姜丝指天椒清蒸蜊仔(LALA) – 若要尝出蜊仔(LALA)的鲜味,用姜丝指天椒清蒸提味即可,主厨挑选的蜊仔(LALA)肉质颇为厚实,让人一颗一颗接着吃不停,吃来胃口大开。
6. 绍兴酒蛋白蒸虾 – 肥硕鲜美的淡水大头虾虾肉紧实,主厨只用了鸡蛋、绍兴酒等调味清蒸,虾肉充分吸附了酒香,让人胃口大开。
7. 清炒番薯叶 – 在一顿大鱼大肉飨宴后,来一份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烟碱酸、钾、钙、镁等营养的清炒番薯叶,主厨将之炒得喷香诱人,一不小心又吃光一整份炒菜。
8. 炸香兰叶包鸡 – 用香兰叶裹着以黄姜粉等调料腌过的鸡肉入锅油炸后,即成这道鸡香嫩肉细致的炸香兰叶包鸡,整体香气奔放,愈嚼愈香。
9. 清炒鲜虾蒜苗豆干 – 简单却会让人吮指回味的一道家常菜。豆干可口软嫩,充满浓郁蒜苗香气,鲜虾起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朴实但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