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陈燕妮 摄影:林晓慧
(槟城9日讯)无论是要戒掉新型软性毒品冰毒、K粉,或“传统”毒品海洛因、大麻等毒瘾,必须从“戒心”开始着手,否则只不过是形体暂时离开毒品而已,始终离不开毒瘾纠缠。
来自柔佛州的颜清吉,现为“得胜之家槟城生命塑造中心”主任,曾经是重瘾吸毒者的他,有过戒毒过程的经验,特别是在生理及心理充满煎熬的亲身经历,都是现在他投入这项社会工作的最大动力。
颜清吉于17岁那年,在朋友怂恿下吸食海洛因,随后掉入毒海。1995年24岁时因吸毒及贩毒,在新加坡被判坐牢5年半,受鞭刑8下,出狱后又重染毒品,过后,因拥毒被判入柔佛监狱6个月,后来又被押往吉兰丹的政府戒毒所一年。

2003年,他进入吉隆坡得胜之家福音戒毒中心接受18个月的疗程,并接受培训,成为生命塑造中心的主任,进入人生的转捩点。他戒毒4年后,找到了另一半,更有了一名9岁的孩子。
他表示,五仔、冰毒及K粉是目前最流行的毒品,很多好奇的年轻人为追求产生一种特殊的刺激感而服食五仔。吸毒者并无阶级之分,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身家百万的生意人也染上毒瘾。从这些年案例中,他发现接触软性毒品的青少年,很多是从吸烟开始。
“他们会接触毒品,可分‘外在’和‘内在’原因。‘外在’是误交损友受朋友怂恿、诱导;‘内在’是本身的好奇尝试、好胜心和对毒品认识不深,受骗的例子则比较少。”
他强调,所谓戒毒要“戒心”,戒毒不过是形体暂时离开毒品,重要的是要戒掉精神上对毒品的存在依赖。戒毒后,如果5年没重染毒瘾才算是稳定期,15年至20年没碰毒品,才算是成功戒毒,真正摆脱毒品。
他提及,冰毒严重成瘾者在开始戒毒时会出现意识模糊,性格暴躁者会变得暴躁,甚至情绪失控,在过程中会因为情绪不稳定出现心理偏差,需通过辅导来减轻或纾缓压力。
他补充,救了一个吸毒者,也等于挽救一个家庭,毕竟家庭中一旦出现吸毒者,将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家人及亲朋戚友肯定受影响。

未来计划兴建“无毒村”
目前坐落在浮罗山背双溪鲁沙的“槟城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由非营利组织经营,该中心在未来计划在槟城打造占地2至3英亩的“无毒村”,以让戒毒者、无家可归或残疾人士,有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颜清吉指出,得胜之家原本获得一名成功戒毒学员的家长,让出一块在浮罗柏玛当巴锡的农业地让他们免费使用,以打造“无毒村”,可是,由于转换土地手续费昂贵,又要开路建桥,估计需要40万至50万令吉,经费庞大,所以暂时搁置该计划。
该中心除了提供戒毒疗程,也有提供戒酒、戒赌等,现今收容18个年龄介于15岁至57岁的学员,其中3个是边缘少年。该中心也是隶属“马来西亚得胜之家”慈善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得胜之家”是由当年染毒瘾的“黑帮老大”已故莫绍南,在洗心革面后成为慈善家于1988年创办的,至今已有28年历史,至于槟城这家改造中心是于近年运作,去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社会戒心中反毒路难行
进行反毒宣导的路难行,由于社会人士对戒毒者有戒心,甚至排斥他们,因此他们这些年向普罗大众募捐的成功率只有0.01%。
颜清吉指,一般民众较鲜少关注民间戒毒中心,因此难免会面对资源匮乏。因此,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他们有按戒毒者的家长经济状况,要求经济许可者缴付伙食费。目前该中心的每月开销至少要8000令吉。
此外,吸毒者在进入得胜之家接受戒毒治疗前须通过面试,以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对症下药,吸毒者一旦进去就必须通过18个月疗程。起初,该中心会把戒毒者限制在隔离房进行脱瘾,让他们慢慢适应环境后,以基督信仰教育及导正他们。之后,中心为他们提供工作训练,如做家务,并通过劳力去接一些建筑散工、烧焊及油漆工作,在培养改造者的责任心之余,也能克服经费不足问题,维持戒毒中心的运作。除了颜清吉,该中心有一名全职员工及3名在完成疗程后留下来受训当义工的学员。他们也积极举办反毒活动,包括走入校园举办讲座,透过舞台剧传递毒品的危害讯息,以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觉醒意识。
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新型毒品主要指以人工化学技术提炼合成的迷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常见新型毒品类型包括:
冰毒——外观为纯白结晶体,因类似冰块而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目前为公认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长期服用者,轻则大量消耗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重则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容易罹患精神疾病如忧郁症、妄想症、暴躁好斗等。
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以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食用者服用后出现长时间无法自控的随着音乐摇晃头部,且异常活跃。用药者将对时间和认知出现混乱,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及急性心脑疾病。
K粉——外观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如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等。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下期预告】
一群正等着美沙酮时畅聊甚欢的戒毒者,在听见记者想要采访时,个个如临大敌,更有人连忙骑着摩托车逃离而去,连美沙酮都不拿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那么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