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5年 5月 04日
主页 大城小镇

先辈感恩拜拿督公 后代求财初心改

- Advertisement -
信众一般会以水果祭拜拿督公。

信众一般会以水果祭拜拿督公。

报导:胡兆茵

(槟城20日讯)大马华人祭拜拿督公的习俗有至少140年,然而拿督公信仰在21世纪的今天已面临“危机”,大部分信徒都误解了祭拜拿督公的原意,把一些自然现象无知视为“拿督公显灵”,甚至为求财跨地区乱拜,沦为不问缘由可交易条件的神明。

先辈祭拜拿督公的初衷,源于华族对先来者或当地土地保护神的一份感恩与尊重。这种当年纯粹的感恩之心与现状对照,反映出信徒的心态已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当今民众除了祭拜当境的拿督公,还会跨地区祭拜居住地以外的拿督公,其主要目的是为祈求赐字发财。信徒心态的改变,也体现出社会民风从纯朴往功利的过渡。

民俗学者王琛发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当年我国华族先辈南下此地,带着本族对于神明的观念,接触了当地原住民祭拜“拿督”的习俗,并随后逐步将拿督信仰升华成“拿督公”。华族早已将拿督转化为华族本身的信仰,可惜现在很多信徒并不了解这个事实,也偏离了最初祭拜的心态。

王琛发也是马来西亚道教学院董事会主席兼院长,同时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及华侨大学等校兼职或客座教授。所谓“名正言顺”,王琛发认为若要持续维护拿督公信仰,追本溯源相信是华族本身此刻必须重视的事。

- Advertisement -

他指,拿督公是我国大部分华人的普遍信仰,很多地方尤其是华人的聚居地都可见到拿督公神龛或庙宇,特别是在华人居多的槟岛,拿督公神龛随处可见,并以不同“名号”及形态存在着。

不过,若说到祭拜拿督公的由来,王琛发认为民众的了解程度就无法与神龛的数量成正比了。此外,现在华人膜拜拿督公的心态已有出入,一些信徒把拿督公的角色,从原有的土地保护神,视为不问缘由可交易条件的神明。

王琛发也著有一篇有关我国华人崇拜拿督公的论文,在最近刊登于一份中国核心期刊,并被匿名评审的中国学者视为研究拿督公信仰论述最完整的中文论文。

大马华人祭拜拿督公的习俗,拥有至少140年的历史。
大马华人祭拜拿督公的习俗,拥有至少140年的历史。

转化成华人信仰 立祠是宣示主权

华人为拿督公立祠,反映华人对当地主权的宣示;立祠也意味着本身与拿督公之间的互相承认。

“拿督”(Datuk)原本有多重意思,可用以尊称德高望重的长辈或爷爷等。

华人都知道“拿督(爷爷)”的意思,为何还要在“爷爷”后面加上“公”字,像尊称中华神明为XX公,变成“爷爷公”?

王琛发指,这说明华人心目中的拿督公,比原先的拿督是更神圣崇高。

拿督公尊称的变异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说明华族已将拿督信仰转化为本族拿督公信仰。

拿督公信仰与当地人的原始拿督信仰从此区隔开来。

“另一方面,开拓者尊重拿督公的存在,感谢拿督公的保佑,而把此地当成家并进行开拓。试想想,如果这不是我们家居的范围,我们是不可能在此地立祠。”

信众以丰盛的祭品祭祀拿督公诞辰。
信众以丰盛的祭品祭祀拿督公诞辰。

遵守文化避忌 不供奉酒与肉

有些拿督公神龛,拥有清真寺设计的特征,这其实是硬要把先辈本来建构属于华人传统文化内涵的拿督公,淡化中华文化向其他宗教靠拢,此举反而冒犯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

记者询及,民俗相传拿督公信徒祭拜时遵守的一些文化避忌,例如不供奉酒及猪肉等饮食,又或者拿督公头戴宋谷等特征如何由来时,王琛发举例说,2002年有一份马来刊物《IQRAK》以封面头条报道《在华人神庙里的哈芝》,记者明智开明撰稿写及,穆斯林阻止不了其他宗教信徒把戴上宋谷帽的偶像称为“哈芝”,何况宋谷帽在印尼也不是伊斯兰教专用。

对此,他以有清真寺设计元素的拿督公神龛说明,由于对本身信仰的无知,因此出现此种种对拿督公角色错误认知的现象,而更遑论能从拿督公信仰的华人文化内涵,去维护信仰自由权。

图为在印尼路边的拿督公庙。(照片由王琛发提供。)
图为在印尼路边的拿督公庙。(照片由王琛发提供。)

古称精灵为拿督 印尼人也有祭拜

拿督公信仰与马来半岛土著的古老信仰-拿督,有着很深的渊源。

王琛发解释,其实人们在上世纪初还是相信精灵无处不在,如山灵、河灵、石头灵,甚至是普通庶物也可成精,如古剑等。以前的马来半岛人,尊称这些精灵为拿督,并相信各地拿督,皆比人类新居民更早落脚当地。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于2002年主办的“发现鬼物展览:神秘与文化”展览会上,其彩色说明册子里头有提到:“在马来文,拿督被用来尊称这一类灵魂。对马来人而言,这些‘地鬼’(jembalang tanah)被视为‘帮助者’。”

其实除了在马来半岛,在印尼也有人拜祭拿督公。

王琛发
王琛发

《礼记》思想熏陶 敬重土地保护神

华人拜祭拿督公与“感恩”脱离不了渊源。

18世纪我国华族先辈从祖国大举下南洋,存有这种对当地先来者的尊敬之心,遂接纳了当地人有关拿督的信仰。有缘开荒这片土地,能顺利安居乐业,就说明这土地上的原住灵体属意保佑先辈,支持先辈拥有脚下土地主权。

王琛发说,虽然当时土著与华人同是祭拜拿督,但祭拜概念与出发点却不同,土著一直以来抱持万物有灵论,华人则受到《礼记》思想熏陶,来到这片土地后相信当地先灵是土地保护神,对土地保护神敬重有加,并非如土著那样认为只是精灵。

再者,华人自古有感恩而祭祀的传统,其历史之悠久可从《礼记·祭法》提到的立祠崇祀根据中考究,所谓“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古人在《礼记》里面阐明,只要是先来者、有功者,无论他是人是灵或其他形体,都应当恭敬祭祀之。

随着2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基于祭拜灵界(拿督)是违反伊斯兰教义行为,土著逐渐远离这个信仰,特别是在我国独立过后最为明显。

华裔先贤郑亚文 死后被奉拿督公

华人祭拜拿督公的习俗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可知至少不迟于1876年。

- Advertisement -

1786年,槟岛开拓者英国人莱特(Francis Light)登陆槟岛经营国际海港。此后1876年,岛内尚属山野丛林的青草巷水龙宫主祀拿督公。建庙前信仰必先存在,水龙宫足以证明华人很早就和马来人有信仰交流,早就接收马来人原有的拿督崇祀,转化成基于华人传统信仰内涵的拿督公信仰。

另外,1884年,马来亚半岛北霹雳巴里文打镇上建起拿督公庙。当地人认为地方华裔先贤郑亚文死后成神,因此把他供奉为保护地境的拿督公。

由此可知,华人祭拜拿督公原是秉承着一颗感恩、尊重的心,特别是指对于当地土地保护神的一种敬仰。现在凡有土地工程,或是兴建建筑物,大多先会供奉拿督公,祈求保佑当地开工众人乃至未来居住者平安。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