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23日讯)网络商家为了达成交易,误导网民拥有气枪没罪,在社交网上向网民强力推销违禁的仿真气枪!
网购风气普遍化下,几乎什么样的物品都能从网上买到,而一些商家为了牟利,利用网购的方便来避开执法单位,在网上售卖违禁品如春药。
近期,有商家在社交网上售卖仿真度高的气枪,豪不掩饰地公然上载气枪的相关资料款型、价钱与照片,大剌剌地向网民兜售,而这些气枪的价格亦不菲。
由于气枪属于违禁品,一般上玩具店商家都不会公开摆在店面售卖,只以暗中交易的方式卖给发烧友。气枪除了是发烧友的收藏喜好,往往也成为匪徒犯案用的武器。从警方破案的案例显示,气枪是罪犯最常用为行劫的作案武器,特别是现今的气枪设计仿真度高,单凭肉眼恐怕不易分辨真伪。
本报记者乔装为买家,向一名在网上兜售气枪的卖家查询,购买及收藏仿真气枪会否触犯法律?
记者也表达担心买了气枪后,会触犯法令而遭警方逮捕的忧虑。卖家为了成交,不惜向记者派定心丸,甚至误导记者购买及拥有气枪不犯法。其实,在马来西亚1960年枪械法令第36条文下,任何人若进口或收藏仿制枪,只要拥有气枪皆属违法行为。
因此,执业律师林子辉受访时强调,根据上述法令阐明,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若没有向警方申请枪械执照,一切皆属犯法。
他解释,很多人误以为气枪好比玩具不犯法,但事实上只要被查获拥有气枪即属违法,所以一旦被警方查出拥有气枪,若罪成可判监1年或罚款5000令吉或两者兼施。
他提醒,气枪是在枪械法令下受管制的违禁品,不要以身涉险。
气枪致命可判死刑
除了拥有假枪属犯法外,使用气枪导致他人死亡与使用真枪杀害他人属同罪。
执业律师林子辉受访时指,拥有气枪除了触犯1960年枪械法令第36条文外,任何人若以气枪抢劫、勒索敲诈、阻差办公、逃离警方查问、绑架或破门行窃,一旦落警网可构成触犯1971年军火法令第6条文(重刑罚)罪名。
林子辉强调,检控官可据该条文提控涉案者,并可额外多加10年牢狱和鞭笞3下的刑罚。至于如何判定嫌犯当时是拿出玩具枪还是仿真气枪,他表示只要嫌犯当时出示的枪械会导致民众感到恐惧及生命受威胁,则一概列为仿真枪。
“拥有气枪者在使用气枪时不慎导致他人死亡,那将触犯刑事法典第302条文(谋杀),一旦罪成,唯一刑罚时死刑。”
射击运动的俱乐部会员,也需拥有气枪执照,不可擅自拥有枪支。
任何射击运动主办单位要以仿真枪,或其他的漆弹枪、软气枪、BB枪和球轴承枪来进行比赛,只要这些枪械外形与真枪相似,就须申请执照。
林子辉说,主办单位一般上必需具备雄厚的资金及信誉,提供射击活动的主办单位必需事先在期限内,向警方及多个单位申请,才可以进行射击比赛的活动。
至于参与射击活动的参与者,多数认为自己加入相关俱乐部后,就可购买属于自己的枪支或气枪,那可能会因此触犯法律。
BB弹射击会有淤伤
网络卖家强力推销,手上持有的气枪货源来自台湾入口,品质优质,只要汇款入银行户头,隔日便会发货。
记者以讯息系统联系上卖家后,对方先询问想要购买哪个类型的气枪,接着就提供银行户头号码,要求记者选定款型及汇款后,拍下汇款收据照片传送给卖家,再留下名字、地址及电话,卖家在隔日就会发货。对方强调,仿真气枪全来自台湾,为了确保气枪的完整度,会保留完整的枪支邮寄给买家。
当询及气枪的伤害程度时,卖家仅表示,气枪的射击伤害不大,但若使用BB弹则有一定风险,在近距离射中人体会导致淤伤。
差别在于重量质感
仿真枪和玩具枪的差别在于重量及质感。
一般上,玩具枪是以塑料制造,并配上抢眼的颜色,让人们第一时间看到玩具枪时,都不会感到恐慌,然而仿真气枪为了能达到仿真度效果,除了采用黑色枪支外,其枪械都会以金属机件来装配,以加强质感度,只从肉眼很难分辨真枪或假枪。
仿真气枪一般上使用以白色及黄色为主的圆形塑料子弹,俗称为BB弹,然而有些买家为了增加子弹的伤害,选择购买金属圆形子弹。BB弹射及人体时,一般上伤害不大,但要是近距离发射,则会造成黑青的淤伤,此外要是射入耳朵、鼻孔、眼睛或口腔内,可能会闹出人命。
上载气枪使用视频
在社交网上,不难找到售卖仿真气枪的相关网页,卖家为了推销气枪,除了上载款型、价格、型号外,还附上示范使用的视频,让网民一览这些仿真假枪的“威力”。
买家看了相关视频后,会更容易了解如何使用气枪。
视频内主要展示如何填装子弹、开启及关闭安全锁、射击时的姿势和子弹发射时的情况。
记者从其中一个气枪专卖专页浏览获悉,目前市面上有10款仿真气枪的型号,价格一般介于1300令吉至1900令吉之间,而最近推出的一款新的仿真机关枪,可在一秒内发射3粒子弹,价格则高达2500令吉。
当然由于购买气枪是非法的,记者扮买家,经过一轮试探后,并没有跟对方买下气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