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未雪,制度待改,盼重启IPCMC

此案所暴露的,是我国执法监督体系的结构性缺陷,长期缺乏独立监察机制、问责文化薄弱,使得制度难以自我纠错。

伪造大马卡事件

根据马来报章《KOSMO》引述国民登记局数据报导指出,从2020年至今年4月15日,我国共接获350宗大马卡被滥用的个案,其中242宗涉及伪造卡,绝大多数使用者为外籍人士。这些假卡不但以高仿外观通过一般检查,甚至被用于申请工作、医疗、社会福利及宗教援助。
- Advertisement -

没有人管,才是真正的核心大问题 —— 写给共管楼宇的未来

在马来西亚西马半岛的城市天际线持续拔高之际,我们却面临一个沉重的事实 —— 楼宇愈盖愈多,真正 “能管楼” 的人却越来越稀缺。各大城市里共管楼宇日益普及,但负责管理这些楼宇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稀缺。

特朗普给安华的一封信

我国不如中国、印度或者印尼有庞大内需,在抵御贸易冲击上就先输了底气。我们希望首相能够把“谈判进展顺利”精神重新放回谈判桌上,即使无法拿到跟越南相等的20%,至少可以拿回24%原税率吧?
- Advertisement -

隐形的投资,真实的失望

首相安华近来频频高调宣称,他成功为马来西亚争取了数以十亿计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然而,这些所谓的巨大成就却无从验证、无迹可寻。

尊重国旗,也要保护孩子

我们的孩子,不该在课堂上流血,更不该在“学会爱国”的过程中被针扎。

10A了9A? 勿模糊政策本意

如若制度不再由标准主导,而由情绪裹挟,政策沦为讨好选民的工具,9A亦可保送,那么谁还愿意报考10科,辛苦备战、分散精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扎哈鲁丁的一则脸书贴文,或许在他眼中只是提醒国人的幻想剧本,实际上却早已点燃了危险的火苗。他虚构2058年华裔首相的情节,搭配一张军官晋升的照片,巧妙地将焦虑、阴谋论与种族情绪编织在一起。
- Advertisement -

公务出访手记

日前,我有幸随同槟州掌管旅游及创意经济事务的行政议员YB黄汉伟,前往深圳与香港,进行槟州服务业的海外推广行程。

安华又飞了!

首相安华又飞了!这次他使用马航的包机服务,对意大利、法国和巴西进行一系列访问。这次出访,不懂首相又会给大家带来多少百亿的潜在投资。
- Advertisement -

税务压垮民生

团结政府一边口口声声说要精准补贴,一边却悄然让中低收入者在每一笔日常开销中支付更多税款,试问这哪里是照顾人民?

槟水务应自我革新

供水机构其实有其他选择。例如,考虑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这是普遍的商业融资模式,可以一次性获得大笔资金来同步进行多项提升工程。

STPM教改,满分亦需满愿

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满分自动录取首志愿”机制,不啻为当下最务实、最可行、最有必要的第一步。

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商户、小家庭、小摊贩在政策实施后所承受的压力与面对的问题,往往是数据所无法反映的。

借的少,不是国债减少

套一句即白又俗的话;安华真的这么神,上任两年半就成功减少200亿令吉的国债?神不神我不懂,我从财政部和国家银行看到的数据,确实总债务在团结政府的执政下一直在上升,并没有减少,所谓“减少国债”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政府拖垮人民与民主

唯有人民勇敢站出来,拒绝团结政府,才能重建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

国家财政要稳,小商家也需被照顾

我建议政府考虑设立短期援助机制,给予小商家适当的技术与财务支持,协助他们适应税务系统的变动……

退出团结政府?讲罢了啦!

如今的马华,最贴切的定位可谓是“在朝的在野党”。寄生于团结政府内,名不正则言不顺,非在野之清流;以联盟之身发射冷箭,背刺盟友,亦非执政之栋梁。

在无现金时代,也不应拒收现金

我成长的那个年代,生活中一切都是实体的。清晨的咖啡店里,总有卖报佬逐桌兜售报纸,街坊邻里各自买上一份,一边啜着咖啡乌,一边翻阅新闻。这番情景已成为上个时代的印记,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坐在咖啡店里浏览电子报、阅读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