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斯迈展示装有大麻的袋子被走私者置放在红树林上,避免涨潮时海水浸泡。
玻璃市关税局执法组与海事组日前在玻璃市港口一带,连续侦破两宗利用红树林与废弃私人码头进行大麻走私案,共起获总值53万3000令吉的91.5公斤大麻,一旦流入市场,足以供13万9000名吸毒者使用。
玻州关税局主任依斯迈周五(14日)召开记者会指出,两宗案件的走私手法相近,当局正调查是否由同一走私集团操控,并相信这些毒品疑是准备供应往北马及巴生谷的毒品市场。
他透露,首宗案件发生于10月24日凌晨1时30分,执法队在布劳格丹(Pulau Ketam)红树林区,即玻璃市港口海域入口处检查时,发现两袋白色麻袋与一个塑料包裹被遗弃在红树林树上,相信是等待同伙取走。


“检查后发现包裹内含39块压缩大麻及12包透明密封大麻花,总重量41.5公斤,市值37万8000令吉,可供6万3000名吸毒者使用。”
他指出,当局晚上11时30分接获情报,并在凌晨12时30分赶抵现场,最终凌晨1时30分在距离主要道路约200米的红树林区发现大麻。
“毒贩将大麻挂在树上,是为避免涨潮时海水浸泡影响品质,而案发时确实处于涨潮。”
他强调,这是当局首次遇到毒品被置放在树上的情况。

第二宗案件则发生于10月28日晚上8时,关税局执法队根据情报,在玻璃市港口河岸一处已停止运作的私人码头展开突击,并在码头发现三袋麻袋内有50块压缩大麻,总重量50公斤,市值15万5000令吉,可供7万6000人使用。
与前案相同,毒贩采用“弃置式交接”方式,将毒品放在特定地点等待同伙领取。
依斯迈指出,玻璃市港口河沿岸存在数座疑似由居民或私人搭建的非法码头,涉案码头亦属其中之一。
执法队当晚7时接获情报,8时抵达现场后等待约半小时至1小时半才展开行动。
两宗案件皆在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39B条文下调查,罪成者可被判死刑或终身监禁;若未判死刑,则可判处不少于12下鞭刑。
他表示,两宗案件皆发生在玻璃市港口一带,且以弃置方式走私,手法相似,当局正调查是否由同一集团策划。
今年共侦破18宗毒品案件
依斯迈透露,今年截至10月,玻璃市关税局共侦破18宗毒品案件,总值2407万8000令吉,查获毒品以大麻为主,包括价值较高的大麻花及压缩大麻,另有冰毒及哥冬叶。
他说,玻璃市港口海域属开放水域,毒贩可利用岸边地带、红树林及废弃私人码头进行走私,表面看似平静,却暗藏危机。
“因此,当局持续加强该区域的巡逻与监控,确保毒品走私活动受到严密打击,同时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协助执法。”
- Beta
Beta feature
- Beta
Beta feature
- Beta
Beta feature
- Beta
Beta feature
- Beta
Beta feature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